目前分類:凍甲 (2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安南醫院  游朝慶 醫師

   我一直有個疑問,是否在使用德語比使用法語更容易被歐洲人所接受,以及難道說von Dr. Friedrich Carl Emmert(1812-1903)真是一個竊取別人知識然後掛上自己的名號來博取名聲的人嗎?我google了好多資料,對於第一個問題,在那當時雖然德語、法語及英語是當時醫學國際會議上並列的國際語言,然而德國醫學的發達,也使得參加醫學國際會議的德語區學者人數不僅眾多,出席的學者也相當被重視,故使用德語發表的確比較容易被廣為宣傳,當時日本正值明治維新的時期(1860年代),也是普遍以德語來學習西方的醫學。所以宣傳一件東西,在適當的時期使用適當的語言是很重要的,如在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英語就成了強勢語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南醫院  游朝慶醫師

  在1850年,法國的軍醫Jean Baudens1對於較嚴重的凍甲首先發表一種方法,將指甲部分拔除,將側甲壁及包括一部份的指甲床施行楔狀切除,切除必須延伸到底層骨膜,並且一整塊拿掉,這種方法日後被統稱為楔狀切除Wedge resection,或lateral onychoplasty。這種方法一開始並沒有將傷口關起來,因為害怕發炎的傷口會導致感染,故會讓傷口開放,長肉芽,做二期癒合(healing by second intention),並非如下圖1般,之後漸漸有人改良,於第二天(或更久之後)消炎後再將傷口延遲縫合。現在的作法都是當天就予以縫合。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南醫院  游朝慶 醫師

   在『天生妙手』34集,有描述到輝醫師對於凍甲(卷甲)的一種保守治療,這方法其實在前一篇有提到1,也就是說早在1719年,就有流傳這一個方法---將趾甲打薄,用說的較慢,直接看漫畫較快: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南醫院  游朝慶 醫師

     在『天生妙手』27集,有描述到輝醫師對於凍甲(卷甲)的一種保守治療,使用一種叫形狀記憶合金的鋼絲1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安南醫院  游朝慶醫師

   說道凍甲處理的文獻,最早可找到1719年勞倫茲.海斯特 醫師(Lorenz Heister, 1683~1768年)以德文寫的《 Chirurgie(外科學)》,在其175章(Chap CLXXV)中有專門描述當代治療凍甲的方法『The method of cutting out the nail of the great-toe, when it turns into the flesh』,裡面內容為:『凍甲的原因多為鞋子太緊或太尖,處理的方法為先將腳泡在熱水30分鐘,以軟化皮膚及趾甲,期間每隔2-3分鐘,便用削鉛筆刀去撥趾甲邊緣,當趾甲可以被輕柔地撥起時,將一塊柔軟的紗布塞在趾甲和肉之間,最後包紮。這手術需要每天做一次,直到疼痛解除。』(如下圖1.)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 醫師

   常在一些凍甲的文章看到凍甲初期可以採取保守治療,到了更嚴重的第二期也許還可以嘗試保守治療,但失敗率較高,到了第三期就建議要採取手術的方法1,在嚴重的情況,會建議先切除肉芽及拔除部分趾甲,等消炎後再接受進一步的甲母切除術,但什麼是第一二三期呢?甚至還有看到IIa、IIb期,有的還寫到第四期2,甚至還有同樣分類四個階段,但卻和別人不一樣3,但總之,用中文搜尋,卻幾乎沒人交代其是採用誰發明的分類方法,或者只是說依據病理學分期1,4,因為凍甲的臨床分期強烈關係到治療的選擇,故在此介紹找到的以人名命名的5種分期方法及一種分類方法: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醫師

10511 安南醫院健康月刊 文章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