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壓瘡 (13)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安南醫院 游朝慶 醫師

   一位89歲患有高血壓、dementia失智、parkinsonism巴金森氏病及 BPH攝護腺肥大男性患者,近兩個月來開始臥床,近兩個禮拜開始說話不清及容易嗆到,10天前發現薦部sacrum有壓瘡,此次因有叫不醒情形及傷口惡化及發燒送來本院急診,因WBC(白血球)有高,急診於壓瘡位置做了傷口培養,及血液培養,並收內科住院,內科先放了NG(鼻胃管)、foley(尿管),給予oxacillin 2g q6h ivd,並會診外科處理壓瘡問題。理學檢查:薦部壓瘡傷口雖只有6*4公分,但已筋膜露出,並有膿瘍,並在傷口四周有3-8公分深的潛行性傷口(詳見照片),診斷為『薦部四度壓瘡並壞死性筋膜炎pressure injury, sacrum, stage 4, with necrotizing fasciitis 』。


DSC07579

圖1.住院當天的照片,可見薦部的壓瘡黑色壞死筋膜及膿瘍

DSC07581

圖2.從術前的傷口可知傷口約6*4公分,但於3點鐘方向有潛行性(undermining)傷口約3公分深,於11點鐘方向約8公分深,於7點鐘方向約6公分深,整個傷口床約12*12公分。

   於隔天開刀,因年紀大、意識不清,為避免危險,採取局部麻醉,將傷口擴大為12*12公分,將筋膜切開(fasciotomy)以排出筋膜下及潛行性傷口中的膿瘍,並將黑色壞死筋膜部分切除(fasciectomy),並於術中採取部分深層組織作傷口培養,最後將周圍的組織清創到流血(debridement),以雙氧水浸泡殺菌消毒後,以濕潤紗布填塞傷口。

 

DSC07582

圖3,手術採取切開方式,往1、4、7、9、11點鐘方向切開,讓整個傷口床露出,並只清掉壞死的韌帶(因韌帶筋膜整個清掉會見骨,容易傷害到骨膜,便不容易長肉),並將壞死組織儘量清掉,但儘量在半小時內做完,避免老人家承受不住,若範圍太大,至少需將所有膿瘍打開引流,等過幾天穩定後,再來徹底清一次。

DSC07583

圖4,將皮瓣勾起,可見到健康的組織。因切開的皮瓣及留下的韌帶仍可能會繼續壞死,故要先向家屬說可能一個禮拜後仍要再清一次。

   隔天開始採取早晚一次食鹽水濕潤紗布填塞換藥,於住院4天後,第一套傷口培養報告出來,長Streptococcus constellatus鏈球菌、Morganella morganii、Proteus mirabilis、及厭氧菌Bacteroides fragilis,隔天的第二套傷口培養報告顯示沒有鏈球菌,其餘三種菌都一樣,感染科建議將抗生素改為unasyn 1.5g q6h IVD,接著因傷口無進一步惡化,濕潤紗布填塞換藥這方法已將局部壞死組織清掉,故無須再次手術清創。

DSC07697

 

圖5.出院前照片,無壞死,且已可見到肉芽組織從韌帶中長出

   患者也在unasyn打滿一禮拜的療程後出院,轉至護理之家繼續以同樣方式照護傷口,照顧三個月後,傷口只剩下3*3公分,無深度的表淺傷口。

11

圖5. 患者3個月後因泌尿道感染住院,於急診所拍的照片,依病歷記錄,傷口當時只剩3*3公分,無深度。

   最後,再強調一下潛行性傷口的標準治療方法,依日本壓瘡學會建議,潛行深度2公分以下不需切開,2-4公分可先觀察1個月,若無改善,再予切開,若深度超過4公分,因不容易檢視傷口深處有無壞死組織,建議直接切開潛行傷口上方的皮瓣,以露出所有的傷口床。接著採取濕潤療法,若傷口仍有壞死組織,則建議使用傳統的濕紗布填塞wet-to-dry dressing,因台灣目前市面上的敷料都無足夠的清創能力(不要太相信自體清創,那只是將組織泡爛後,還是要自己清,也請勿使用燙傷藥膏),若一週後仍有壞死組織或膿瘍或臭味,則建議再進手術房清創一次。若已是乾淨傷口,則可以使用濕潤敷料,如gel、泡棉、藻酸鹽敷料、aquacel等。若是在護理之家照顧,則建議使用傳統的濕紗布填塞會比較方便。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傷口大師 游朝慶 醫師

  在2016年4月8-9日的一場超過400位專家出席的共識會上(NPUAP 2016 Staging Consensus Conference,如圖1) (注:NPUAP,美國國家壓瘡諮詢委員會,National Pressure Ulcer Advisory Panel ),大家對於壓瘡的分期及定義這議題交互討論,以及對於爭議部分予以表決,在這會議中,與會者都使用照片來確認每一個新的術語( terminology)。最後NPUAP在4月13日向世界公布這新的壓傷(pressure injury)語言以及其修正後的分期。同時作為美國健保給付依據的OASIS (Outcome and Assessment Information Set,居家照護評估表)也將同步做修正。

clip_image002

圖1. NPUAP 2016 Staging Consensus Conference

  壓傷的分期是用來表示組織受傷的程度。之前臨床工作者嘗試去診斷及確認壓傷的期別所會遇到的問題都在這次被NPUAP修正。

"Pressure injuries are staged to indicate the extent of tissue damage. The stages were revised based on questions received by NPUAP from clinicians attempting to diagnose and identify the stage of pressure injuries. 

NPUAP Staging Task Force News Release 2016.4.13

   NPUAP並且免費提供13個圖示(圖2-1 - 2-13)來表示各期別(http://www.npuap.org/resources/educational-and-clinical-resources/pressure-injury-staging-illustrations/).

 

第1期壓傷: 完整的皮膚上有紅斑,給予指壓時不會消失

Stage 1 Pressure Injury: Non-blanchable erythema of intact skin

   在完整的皮膚上看到局部有指壓時不會消失的紅斑(如圖2-4, 圖2-6),但這在皮膚較黑的患者上可能會看不到變化(如圖2-5、圖3),雖然如此,可消失的紅斑、感覺異常、體溫異常及皮膚變得較硬都可能會緊接著出現不會消失的紅斑。然而皮膚顏色的變化並不包括紫色或栗色(maroon)(補充:也就是如瘀青般的顏色),其代表著深層組織傷害(deep tissue injury)。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醫師
   接著來介紹低科技類減壓床墊中最多人使用的替代泡綿(alternative foam,foam alternative),其有三種型式,第一型為黏彈性泡棉viscoelastic,由PU泡綿添加一些化學藥劑而成,增加其黏性及密度,通常被稱為記憶泡棉(memory foam)、高特殊泡綿(high specification foam)、惰性泡綿low-resilience foam,也有人稱其為矽膠綿(和silicone無關),其為溫感temperature sensitive,當低溫時,其表現較硬,溫度高時會變軟,因此當人躺上去,幾分鐘後,高密度記憶泡棉感受到人的體溫就會變軟,而讓人沉下去,增加接觸的體表面積,而低密度記憶泡綿是壓力感測pressure-sensitive,人躺上去後會更快沉下去,但會比較沒有支撐,一般而言,會組合不同密度的記憶泡棉,在上層鋪上低密度泡綿以加強包覆性,而在底層用高密度記憶泡棉以加強支撐性。已有許多研究證實記憶泡棉床墊比傳統醫院泡棉床墊更能有效預防壓瘡1-3,甚至丹普公司還證實其丹普記憶床墊預防壓瘡的效果和交替式壓力氣墊床一樣好4,然而Russell等人於2003年發表一篇1000多人的大規模研究5,卻發現記憶床墊(CONFOR-Med廠牌)預防一度壓瘡的效果其實和傳統醫院泡棉床墊差不多。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醫師
   哪些材質屬於low-tech continuous low pressure(CLP)呢?基本上指的是特殊泡綿、凝膠gel、空氣、或水,至於一般以纖維fibre材質做成的床墊,如榻榻米或醫院標準泡棉床墊基本上沒有預防壓瘡的作用,且泡棉會隨時間而變形,一般耐用年限為3年1。特殊泡棉材質會在下一章說明,至於其他液態凝膠(如液態矽膠或Silastic)、水及空氣材質的,多做成連通管型氣囊氣墊(其又稱為dry flotation mattress,如圖1),當身體移動時,利用流體力學中的「連通管原理」,藉由每一個相通且充滿流體(空氣或液態凝膠)的腔室,在遇到由上而下來的壓力時,會讓每一個相通的腔室裡壓力均等,因而分散受壓處的壓力。

image009.png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醫師
   這一個章節有點複雜,本來是要直接寫記憶泡棉床墊的,但馬上就被一些英文名詞搞混,如何謂alternative foam替代泡綿,及黏彈viscoelastic單字前面加上dry,或後面加上polymer,意思就不是記憶泡棉這一類,而是指凝膠或脂肪墊這一類的產品。看過許多review,Cochrane等人家整理的實證,卻又更加搞混了,同一個產品在不同review中卻被歸到不同類別來比較。故覺得在探討氣墊床的實證醫學前,先要把氣墊床的分類及其英文名稱定義搞清楚先。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

游朝慶醫師
   W. James Gardner(1898–1987)是一位神經外科醫師及發明家,他於1947年發明交替式壓力床上墊alternating pressure pad(如圖1),這床墊由許多橫向約3公分直徑的圓形氣墊組成,交替地分為兩群,以間隔3分鐘輪流充氣及消氣,其馬達只需用一個1/150馬力的打氣馬達,這發明於1948年發表1,然而卻沒有對照組的實驗。

image049.jpg

文章標籤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醫師
   微漏氣床依其原始專利設計,可同時解決壓瘡的幾個危險因子,1.將壓力均勻分散,2.控制溫度,3. 減少流汗及潮濕,然而為達到這些目的,卻一直無法cost-down,畢竟東西要賣得好,價格絕對是一個很大的因素,在2000年代,這玩意兒終於降價下來到和交替式壓力氣墊床差不多的價錢,根據2003年一份調查1,微漏氣床墊和交替式壓力床墊的平均價格都在1000美元,每日租金約5美元,而根據衛生與人類服務部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s) 的督察長辦公室 (Office of Inspector General)於2009年對美國健保對減壓氣墊床給付的調查報告指出,在2007年時,健保局平均替每張low air loss微漏氣床支出約693美元1(E0277 describes a powered pressure reducing mattress (alternating pressure, low air loss, or powered flotation without low air loss)),約2萬元台幣。已比90年代的30萬的1折還便宜了。
文章標籤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游朝慶醫師
   至於魚鱗教授及霍普金先生發明的微漏氣床(low air loss,LAL),後來怎樣了呢?霍普金先生於1968年成立了氣墊床公司Air Cushion Equipment, Ltd. (其擁有及經營者為霍普金先生Mr. Leslie A. Hopkins. Mr. Roy Henvest, 廚子先生Mr. Robert Cook, and Mr. Graham Westerling-Norris) 持續對微漏氣床做了許多改良,霍普金先生一直夢想著要做出窮人負擔得起的的微漏氣氣墊床,這項改良及使之變得便宜的工作便由Air Cushion Equipment公司的廚子先生(Mr. Robert Cook) 開始,廚子先生一直致力於發展出一種可商業化,可放在於任何一種床架上的氣墊床,其研究接著由Watkins & Watson Ltd公司接手繼續研發,然而儘管經過了10年,成效卻有限,最後Watkins & Watson Ltd公司(Mediscus為其註冊商標,公司於1984年被正式改名為Mediscus Products, Ltd公司,Mediscus Products, Ltd.公司於1991年被KCI併購)的William Valentine Hunt Frank Edward Mayhew Ducker終於成功於1973年做出第一個商品化的微漏氣床(US 3909858 A,這個專利讓每個個別的充氣管都能被獨立地被拔除及清洗,而患者不需要被挪床)。其設計如下圖1,為一個有21個防水透氣管所組成,充氣管的材質為鍍上PU材質的尼龍。管子深度為30公分。這21個管子分為五組,分別控制頭、胸、骨盆、大腿及腳,每組都能獨立控制其壓力,當患者姿勢改變時,可控制各組的壓力,以使得氣囊可以接觸到最大的身體面積,壓力可以很容易調整,以使患者能達到最舒服的壓力,此外進去的空氣有一個溫度調節單位,可使溫度控制在28到31度之間。這種LAL系統需要不到100Ft3/Min(47L/s)的空氣,並使氣囊壓力控制在6到33cm H2O(0.6-3.2kPa),並允許皮膚蒸發出來的水蒸氣可穿透到氣囊內,以使相對濕度維持在27%,打氣機可提供36 cm H2O(3.5kPa)的壓力,加熱器則有1千瓦的加熱能力,並有數位溫控。

image024.jpg

文章標籤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 醫師
    當魚鱗教授及霍普金先生忙於高漏氣及微漏氣床的同時,美國的哈格斯特Thomas S. Hargest想出了矽砂床的概念(air fluidized bed,AFB or “bead bed”) (US Pat No 3428973),哈格斯特先生出生於1925年,原本是一名地質學家1,之後於1964年卻在美國德州一家燒傷醫院the Shriners Burn Institute擔任臨床工程師,在那兒由於有幾位醫師的幫忙,哈格斯特先生發明了矽砂床air fluidized bed,bead bed,並於1966年發表專利,他改良水床(liquid-filled mattress)會有吊床效應(hammock)、分散壓力不平均、悶熱、以及不易被加熱的缺點,以高密度(密度約1.6-1.7)的矽砂取代水,浮力更大,如將人放於死海中(人體的密度是1.021~1.097,死海水的密度為1.172至1.227),並更能使人體浮起,每個矽砂直徑大小約0.001英吋(這是原始專利設計的大小,比較大,約254μm),裝在一個大缸裡面,缸的底層有許多小洞,可讓空氣吹出,但矽砂不會掉下,底層下面裝有壓縮空氣或可控制溫度及濕度的噴氣機,以噴射的空氣來讓矽砂流動,來模擬水的狀態,這也是空氣流體化air-fluidized字面的由來,但大家還是習慣稱呼為矽砂床bead bed(流體(空氣)由下而上通過固體顆粒層,當流體速度超過固體顆粒的最小流體化速度時,在流體的作用下,固體顆粒層就會呈現類似流體的行為,這現象稱為「流體化」,而使用壓縮空氣,增加氣體的壓力,使空氣的黏度及密度增加,如此可使流體化效率增加)。當其靜止狀態時,看起來就像是細白的砂子,當但其被啟動時,看起來就像是滾沸的牛奶。接著在矽砂上面鋪一層透氣布,以避免矽砂接觸人體,並降低剪力,這布的通氣孔洞約有30μm(水蒸氣分子的平均直徑為0.0004μm,而小水滴的平均直徑為20-100μm,因此從理論上講,所謂“防水透氣”微孔要小於20μm,現在的GORE-TEX其微孔約為1μm),相對於砂子直徑是75-150μm,並允許空氣很容易以0.6m/min的速度穿透過去,這種風速還不至於被感覺到,但當空氣的溫度小於30℃時仍足以讓人感覺涼快,所以正常狀況下,空氣在被壓縮狀況下通常先被加熱到39℃,因為矽砂的量很大(約2000磅),故不容易被快速加熱,通常從室溫加熱到31℃約需2小時,假如床變得太溫暖了,降溫的速度也只能1小時下降1℃。當人躺在上面,約有三分之二的身體是沉沒在矽砂裡面,如此更增加床對身體的接觸體表面積,因壓力=重量/接觸面積,故矽砂床理論上可提供地球上燒傷患者身體最小的壓力(我個人另一個概念是將患者移居到月球或太空站,以減輕重量),並且號稱可以不用翻身,以減少燒傷病患翻身時的痛苦,這種床的唯一缺點是身體表皮的水分會被快速蒸發散失,故需要小心地補充水分,其他如矽砂破裂漏出透氣布,而造成皮膚或眼睛的損傷,脫水,皮膚乾燥及意識改變都有被通報過。這儀器發明的當時尚未使用防水透氣布(如Gore-Tex sheet),故當時使用的矽砂會被體液及糞便汙染,故需要定期消毒,並且只能給一位患者長期使用。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醫師
   這故事架構取材於一篇1992年發表的氣墊床專利的背景介紹1
文章標籤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 醫師
   我知道有許多人想了解預防壓瘡用的氣墊床,但中文的資料的確是相當少,便想去google搜尋國外的資料,但問題來了,氣墊床的英文怎麼說,關鍵字要如何下呢?很多醫學生會直接照翻air-cushion bed,搜尋了一下,是有找到一些氣墊床,但又覺得怪怪的,原來英文的bed指的是整張床,應該稱為床組比較恰當,包括床架bed frame,foundation,box,box spring(彈簧床座、床盒或者床箱)及床墊mattress,如下圖,或者還包括了床頭headboard 及床尾footboard。彈簧床座這種上下床墊組合一般在台灣人的家裡較少見,而比較常在旅館或英語系國家中看見,覺得為什麼是兩個床墊疊在一起,如今大部分的彈簧床座內都已沒有彈簧了,這部分就被簡單的稱為基礎(foundation)或床箱(box)。在台灣或歐洲大陸較常見是床板上,或排骨床架bed slate上直接就放上床墊mattress了。台灣人比較喜歡床低低的,但外國人則比較喜歡床高高的。而床墊的高度正常為8吋也就是20公分。
image001.jpg
   有些人會在床上再鋪一層軟墊(如記憶床墊),增加舒適度,這種叫床上墊,或薄墊, overlay,topper,多以乳膠或記憶泡棉為材質,增加床墊的舒適度,這床上墊有的還可固定在床墊上,其厚度多在2吋,厚一點的可到4吋。至於overlay及topper的差別,我就查不到了,大多把這兩個字放在一起講,不過說到氣墊床,則是會用overlay這個字。
image003.jpgoverlay/topper
   另外有一種叫Mattress pad,其可翻譯為保潔墊,做清潔衛生,保護床墊不被弄髒,或者防過敏用,如防塵蟎功用,其又可被稱為mattress protector。至於其它我們說的無床裙的床包叫fitted sheet,有床裙的床單/床罩叫Bedspread,厚棉被叫Comforter,夏天或冷氣房內用的涼被叫Summer Quilt。
   英文教學結束,接著讓我們再回到氣墊床這個主題吧,市面上較常看到的氣墊床應該大多長成下面這種樣子,有兩管交替或三管交替,依政府訂的身心障礙者輔具費用補助辦法,其規格如下:
 
氣墊床應具預防褥瘡及減輕褥瘡症狀之效果並符合下列規定: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傷口大師 游朝慶 醫師

(原題:翻身時間間隔與預防壓瘡)

    現在幾乎所有的文獻或標準指引的翻身間隔都規定說需每兩小時翻身一次,但為什麼不是一小時或三小時或是2.5小時呢,聽說這二小時的建議是來自於二次世界大戰,第一次世界大戰美軍2324名脊髓損傷(SCI)傷患1年內死亡率高達80%1,壓瘡是主要的死亡原因,第二次世界大戰美軍5743例SCI傷患至1958年的總死亡率降至13.9%2,在這二次世界大戰時發生了什麼事呢?除了抗生素的發明、手術及科技的進步外,主要是照顧的改變,據說二次世界大戰中,有一個專門收治脊髓損傷患者的病房,兩個士兵被指派來替所有的患者翻身,一旦從頭到尾所有的患者都翻過一次身後,這兩個可憐辛苦的士兵便就又要從第一個患者開始替所有的患者再翻一次身,而這翻完所有患者一次所需的時間剛好就是兩個小時3,有人研究說,翻一次身需要花3.5分鐘4,因此若一個病房有34床,那就需花費兩個小時來替所有患者翻一次身。因為臨床上如此做真的可以有效預防壓瘡,因此二個小時翻身一次,便成為了壓瘡預防導引,但真的有實證證明為什麼是兩個小時嗎?

    第一篇臨床研究是Norton於1962年,其觀察100個住院患者,41個患者每天翻身2-4次,27個患者每四小時翻身一次,而這68個患者都並非癱瘓,而是可以活動的,其壓瘡比例約4.4%,另一組32名患者都是無法活動的,給予每2-3小時翻身一次,壓瘡發生率約18.7%,這些發生壓瘡的患者給予每2小時翻身的治療,都於5週內癒合。 但這研究不算是有對照組的嚴謹研究。

    1994年,Knox募集16名平均70歲健康的自願者6,將其平躺或90度側臥,在1小時,1.5小時及2小時時,分別測量其薦骨或大轉子處的體溫,壓力,痛覺及顏色,壓力及顏色各組無差異,但在體溫方面,壓迫兩小時時明顯上升,故其結論為應將兩小時的翻身間隔改為1.5小時。但有人質疑,這研究沒有提供受試者良好的保護支撐。

    2005年有一個有名的隨機臨床研究,其收集838個患者7,想要研究2小時或3小時翻身,哪樣比較好,以及若配合記憶床墊,能否將翻身間隔延長到4或6小時,在28天的觀察期,65人在標準床墊上每2小時翻身一次,65人在標準床墊上每3小時翻身一次,67人在記憶床墊(viscoelastic foam mattress)上每4小時翻身一次,65人在記憶床墊上每6小時翻身一次,其餘576個患者則採標準的預防性照顧。 結果一度壓瘡(non-blanchable erythema (34.8-38.1%))在各組中沒有差異性,,但在二級壓瘡的發生率則有顯著的組間差異,對照組有20%(102/511)產生二度壓瘡,2小時翻身有14.3% (9/63),3小時翻身有24.1% (14/58)(最高),4小時翻身搭配記憶床墊有3% (2/66)(最低),6小時翻身搭配記憶床墊有15.9% (10/63); p=0.002。因此,2小時比3小時翻身好,但若能搭配記憶床墊,則能將翻身間隔延長到4小時,並能減少許多人力物力。但同一個研究團隊於2007年發表的研究10卻表示說2小時的翻身間隔和4小時的翻身間隔對於壓瘡的發生率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P = 0.40),他們收集來自於16間長照中心的235名患者,平均追蹤15天,2小時翻身一次的那組(n = 122)有16.4%發生2到4度的壓瘡,相對於四小時翻身一次的對照組(n = 113),其有21.2%發生壓瘡,但統計上彼此沒有差異。有趣的是,這兩組人都睡在丹普的記憶床墊上,故結論應為若睡在丹普床上,你可以4小時才翻身一次,而不會增加壓瘡的機率。而這兩個研究彷彿就是在替丹普記憶床墊打廣告。

    最新的一篇研究則是由Rich等人於2011年發表的一個前瞻式世代研究11,其於2004-2007年間在9家醫院收集大於65歲並因髖關節骨折而臥床的354名患者,這些人接受骨折手術並因而須在住院的前5天絕對臥床,這5天期間病人翻身的頻率資料由病歷收集得到,2天後(也就是臥床一禮拜後),研究護士會去評估患者有無2度及2度以上的壓瘡發生。至少每兩小時翻身一次的歸為『經常翻身組』,約佔53%(187/354),這一組發生新的壓瘡的比率為12%,相對於『不經常翻身組』其只有10%的患者產生新的壓瘡,但這兩組間沒有統計學上的意義, 也就是說(從好聳動的新聞媒體角度而言),即使再怎麼積極地翻身,仍會有一成的患者發生壓瘡(為吸引讀者我也改了標題),但文中沒有提到我們最多可以延長翻身間隔至幾小時。這篇研究的限制是作者認為其為觀察性研究,非隨機取樣,原因為2小時翻身一次已經是黃金標準,而把患者強迫歸到不積極翻身組會被認為沒有醫德。

    至於system review方面,Clark於1998年review Norton及Knox的研究12,以及當時的一些基礎研究後,質疑即使再怎麼積極地2小時翻身一次,仍然無法避免壓瘡,故重點不是在於縮短翻身間隔,而是要研究翻身的角度,他並預測減壓床在預防壓瘡方面將取代翻身的地位。Reddie等人13於2006年分析59篇RCT,包括前述Defloor的研究7及我上一篇提起的Young的研究14,最後下結論說翻身,減壓床、充分的營養及保持薦部皮膚潤澤對預防壓瘡是有幫助的。這兩篇結論完全不同的review文章主要差異點15是Clark收集的研究文章完全沒有在Reddie所收集的研究文章之中,而Clark收集的研究文章中主要包括一些可立即得到答案的基礎研究,如平躺一段時間後,組織所受到的壓力,經皮氧濃度及經皮二氧化碳濃度等。

    在Clark之後,更有一些傷口專家堅信有些壓瘡即使再怎麼努力也仍然無法預防其發生16,17,尤其在一些高危險因子的患者。因此預防壓瘡的黃金準則不再只是翻身,或許30度的翻身姿勢(詳見上一篇『翻身姿勢與預防壓瘡』)可以再被進一步研究,也或許氣墊床或丹普記憶床墊是解救護理人力免於過勞的明日之星。

1. KUHN WG. The care and rehabilitation of patients with injuries of the spinal cord and cauda equina; a preliminary report on 113 cases. J Neurosurg 4:40 (1947)

2. Burke MH, Hicks AF, Robins M, Kessler H.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injuries of the spinal cord. JAMA. 1960 Jan 9;172:121-4.

3. Defloor T, Vanderwee K, Wilborn D, Dassen T (2006) Pressure ulcer prevention and repositioning. In Romanelli M, Clark M, Cherry G, Collin D, Defloor T (Eds) Science and Practice of Pressure Ulcer Management. Springer, London, 67-73.

4. Frantz RA, Gardner S, Harvey P, Specht J (1991). The cost of treating pressure ulcers in a long-term care facility. Decubitus, 4(3): 37-45.

5. Norton D., McLaren R., Exton-Smith An. An investigation of geriatric nursing problems in hospital. . Edinburgh: Churchill Livingstone, (1962, republished 1975)

6. Knox DM, Anderson TM, Anderson PS. Effects of different turn intervals on skin of healthy older adults. Adv Wound Care. 1994;7:48-52, 54-56.

7. Defloor T, De Bacquer D, Grypdonck MH. The effect of various combinations of turning and pressure reducing devices on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Int J Nurs Stud. 2005 Jan;42(1):37-46.

8. Landis EM. Micro-injection studies of capillary blood pressure in human skin. Heart. 1930;15:209–228.

9. Houle RJ. Evaluation of seat devices designed to prevent ischemic ulcers in paraplegic patients. Arch Phys Med Rehab October 1969; 50:10:587-94.

10. Vanderwee K, Grypdonck MHF, De Bacquer D, Defloor T. Effectiveness of turning with unequal time intervals on the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 lesions. J Adv Nurs. 2007;57(1):59–68.

11. Rich SE, Margolis D, Shardell M, Frequent manual repositioning and incidence of pressure ulcers among bed-bound elderly hip fracture patients. Wound Repair Regen. 2011 Jan-Feb;19(1):10-8.

12. Clark M. Repositioning to prevent pressure sores—what is the evidence? Nurs Stand. 1998;13(3):58–64

13. Reddie M, Gill SS, Rochon PA. Preventing pressure ulcers: a systematic review. JAMA. 2006;296(8):974–984.

14. Young T. The 30 degree tilt position versus the 90 degree lateral and supine positions in reducing the incidence of non-blanching erythema in a hospital inpatient population: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J Tissue Viability. 2004;14(3):88–96.

15. Krapfl LA, Gray M. Does regular repositioning prevent pressure ulcers? J Wound Ostomy Continence Nurs. 2008 Nov-Dec;35(6):571-7.

16. Brandeis G, Berlowitz D, Katz P. Are pressure ulcers preventable? A survey of experts. Adv Skin Wound Care. 2001;14(5):244–248.

17. 33. Thomas D. Are all pressure ulcers avoidable? J Am Med Dir Assoc. 2003;4(2):43–48.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傷口大師 游朝慶 醫師
    講到預防壓瘡,或者當家人已有壓瘡時,往往一定會被醫護人員衛教說要『加強翻身』,這四個字說來簡單,但實際呢?有幾種翻身姿勢呢?若沒有被教導,用腳想也知道是平躺,左側躺,及右側躺,難不成再加上個趴著睡,若還有其他姿勢也是30度側躺、45度側躺、及60度側躺,還有嗎?『坐起來!』好吧,再加上坐起來30度、45度、60度及90度,這樣加起來至少就有14種姿勢,而加強翻身,那就每半個小時翻一次,輪流這十幾種姿勢變換,(半夜也不准休息,持續翻身),我想這不是人可以做的工作,即使你有請外傭,也不該如此加以虐待。那應該有標準答案吧?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