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傷口名詞解釋 (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游朝慶
   即使當一個傷口已被強烈懷疑有生物膜感染,目前仍然沒有一招斃命的療法,根據傷口床準備的原則44(圖7),使用聯合策略的主動方式或許可能有效:1.降低生物膜的量2.防止生物膜再度形成,這種方法有時被稱為『生物膜導向的傷口治療biofilm-based wound care』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游朝慶
   生物膜會刺激宿主,而宿主會了驅逐生物膜會產生慢性發炎反應(如圖6),這反應導致眾多中性球及巨噬細胞包圍住生物膜,這些發炎細胞釋放出高濃度的活性氧化物(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一種自由基),及蛋白質酶(酵素)(Proteases)及elastase(彈性蛋白酶),這蛋白質酶指的正是matrix metalloproteases(MMP,基質金屬蛋白酶,是可分解細胞外基質(extracellular matrix,ECM) 蛋白的酵素,破壞生物膜和傷口組織間的附著連結,讓生物膜可以脫離傷口組織42,是目前傷口界正被炒熱的話題,然而蛋白質酶及活性氧化物其量太多也會傷害正常組織、及免疫細胞,這種脫靶效應(off target effect)接著就會抑制傷口生長,故一些新型敷料號稱能抑制或吸收多餘、無效的MMP。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游朝慶
   生物膜是電子顯微鏡下的結構,然而,在某些情況下,生物膜能沒有阻礙地生長,並經歷一段時間,此時,有可能生物膜可以長厚到能被肉眼看見,例如牙菌斑tooth plaque能在一天內長到能被看見。有些細菌在生物膜的型態下,會產生色素,如此也能有助於辨別生物膜,例如生物膜狀態下的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其所發出『群聚感應』信號的綠膿菌色素Pyocyanin是綠色的29,然而,儘管如此,傷口中發現綠色染色也不一定是綠膿桿菌感染。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

  有研究顯示23,24,浮游細菌(planktonic bacteria)如Staphylococci, Streptococci, Pseudomonas及Escherichia coli,通常: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
   形成生物膜可以區分為幾個步驟11,12,第一步是附著(Attachment),指的是微生物在無機或有機物表面上的黏附,成為接下來增殖的基礎(niche)。尤其處在固體-液體介面的交接處(例如水或血)更是適當的附著處。通常比較粗糙的表面、厭水的材質、增加流速(剪力上升)、適宜的溫度及附近營養來源充足會促使附著機會增加,起初,這種附著是可逆的reversible,或祇是對生物無害的contamination。(圖113)我們以往常誤認為微生物是單獨行動且自由浮動的,我們稱此自由營生的個體為浮游狀態 (planktonic form),然而自然狀態下,微生物往往傾向於附著,以便形成生物膜14,15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游朝慶
   關於生物膜(Biofilm,又稱細菌生物膜、生物薄膜、菌膜、在大陸較常被稱為生物被膜(而『生物膜』在大陸被認為是biological membrane),日文叫バイオフィルム)的錯誤觀念很多,如可不可以肉眼看見生物膜?傷口中的slough是不是biofilm?由於資料太多,以下我以”wounds international”雜誌於2010年出刊的” Biofilm Made Easy1”為主要架構,並旁徵谷歌大神的一些資料,向大家介紹什麼是生物膜。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豐原醫院 外科 游朝慶醫師
2010/4/1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3) 人氣()

豐原醫院 外科 游朝慶醫師
2010/4/1

傷口大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